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我眼中的人文|千天打卡达人@祎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20-9-9 11:46:55 人气: 来源:

  祎璠是我的网名,实名叫,54岁,大学学历,常年居住在有着钢城之称安徽省马市,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安徽摄影家协会会员,数码视觉艺术学会副会长。2013年以来有100多幅作品在全国摄影大展和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捷克、乌克兰、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际摄影大展中获和入选。作品《幸福时光》获第六届佳能典藏摄影大展“特别”;《桑蚕时节》获2013年“大美绩溪,锦绣龙川”全国摄影大展铜质收藏;《桃花村的婆姨们》、《累了》、《人生第一步》获得大众摄影作品征集一等;《流动面包房》《飞翔的梦》《徽州女人》等在国际摄影展中获;13幅作品入选奥赛;《兰溪茶馆》专题个人展入展2014年“西递·宏村杯”中国黟县大展并在宏村展出;《童年的》专题个人展入选2014年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交流展

  年少时家庭的贫困,却没能磨灭心中那颗艺术的梦想,渴望能够有机会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工作以后,在那个月工资只有50元左右的时代里,咬牙省吃俭用一年,在1985年捧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单反——海鸥DF1(现在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上世纪80年代,相机特别是单反绝对属于一件奢侈品,在没有老师、没有摄影书籍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瞎摸索,给自己、家人、同学和朋友拍拍留影,或偶尔有机会游览祖国名山大川铺张一下,然而一卷加上冲洗照片,基本上就把半个月的工资都搭进去,哪里敢随便拿出来白活。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和工作的需要,才慢慢可以奢侈地玩一把。受不了新闻文字的寂寞,新闻图片拍摄终于让我在上世纪末有机会可以认真地开始了摄影创作。

  起初的摄影创作,不过都是停留在风光拍摄上,多年的文字创作和新闻摄影的积攒,在影友的下,开始了摄影创作,四年的时光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一走到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拍什么了。那几年工作调动后忙的没日没夜的,难得有机会拿起相机。为了缓解工作的压力,再次拿起相机的时候,或许是受新闻摄影的影响,突然就迷上了人文创作,并一发不可。

  2015年开始了第一年的“百姓记事365天”,结果了一个月就没法继续下去,在埋头于各大专业摄影网站的海量阅片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2017年再次投入了手机“百姓记事365天”,每天必须完成一张人文片的作业,即使一天拍摄了很多,也必须要在多张片子中选取一张或有故事或有趣或有寓意的作品发布在自己的空间里交流(我的QQ和微信好友都有600多人,影友占到了70%左右)。这个时候“米拍”进入了创作生活,成了一个交流摄影作品的平台,一直走到了今天。其实在1000多个日子里,拍摄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一个朝五晚九的打工族,除了周末可以到处转转,日常的五天只能在从家到工作单位来回11公里,身边50米范围内的街头寻找创作的机会,而且工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家出发两公里后的街头就人迹稀少了,很多次都想去放弃,但一个对我生命很重要的人的那句话:你就是一个做任何事都没有恒心的人,让我每天拍摄每天发布,虽然这份很累很累,但其中的乐趣也是紧紧相伴的。

  怎么说呢,估计说出实话会被影友骂死的,认识“米拍”以来,真没有对“米拍”进行细致的摸索,连续阅读中发现“米拍”的摄影作品水平很高,各种类型、题材和思想的作品都有,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这就开始了我在“米拍”上发片交流。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的10月份,一张手机作品被“米拍”选为当日佳作,并给予了100元励,倒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发片就成了每天的习惯。开始每天都会在“米拍”上欣赏学习佳作,后来因为太忙,基本上就是发片,简单浏览。印象做深刻的就是竟然1000天,成为了“千天打卡达人”,说起来还是很惭愧的。

  前世身份测试

  从开始系列性人文创作以来,不断地在思考摄影的方向,风光摄影需要起早贪黑名山大川地跑,确实没有时间和支撑,人像摄影吧拍多了也就审美疲劳了还是觉得:“用镜头去扑捉和记录当今社会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和状态,用的心态去呈现普通百姓的瞬间”才是最适合自己。正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说的“我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既然我是一个最普通的摄影爱好者,让我感受最深、最能够打动我的是百姓平实的现实生活,那么用摄影的方式记录身边的每一天,记录即将成为历史的某一个瞬间,这既是我对于平时生活的一种情怀,更是对摄影这艺术的一个诠释。

  我的人文的作品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城市及其周边,它们随时随地真实地呈现在面前,在经过用心的观察、发掘、捕捉、记录,将看似平淡无奇的人文景观留在了镜头里,并与时代的和历史相融合,对当下社会进行一些的思辨,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尽可能去了解拍摄对象和的文化差异,适应并尽可能原滋原味地表现;多看多读优秀作品,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并运用到实际的拍摄中;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和吸收新的思想观念和拍摄技巧,丰富自身的拍摄手法,力争有所突破。其实好的影像作品往往是会给人带来触动和,这也最我最在意的。“如果拍摄的画面连自己都无法,我想也无法去别人。很多时候这种就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需要我们去快速的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扑捉到这个瞬间。”

  在各个互联网的平台上,风光作品是最受欢迎的,点赞送分蜂拥而至,人文累的作品,往往不为人所动,但对我来说,这些朴实无华且无法复制的瞬间影像才是最让我的,即使点赞打分的很苛刻,但也要,也不能忘记自己摄影的初心。摄影是艺术的一个分支,艺术从来没有好坏之分,一幅作品一百个人看就可能有一百种理解。所以,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是存有差异。既然我喜欢用最朴素、最简洁的手法去记录影像,且尽可能不去破们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对我来说就是最快乐的摄影生活,一位老摄影家的话:中国摄影需要平静如水的影像,更需要平静如水的摄影人,我想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从最初的接触“米拍”到千天打卡,“米拍”给了我们摄影人一个包容的平台,任何一位摄影人都可以在这找寻到一个属于自己,或自己喜欢的创作平台,这就是每个摄影人最快乐的生活,祝愿“米拍”越办越红火。

  

关键词:人文的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惠灵顿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