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谢觉民]人文地理学pdf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9-11-1 3:13:18 人气: 来源:

  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自 序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的一门学问。和 自然地理相对并立,而且交光互影,有密切关系。自然地理有地貌、气候、 水文和植物、土壤等分科,正如人文地理有人口、聚落、交通、产业等分科 一样。 近30年来,尤其是英美两国,人文地理学经过计量,采用模型方法, 响应社会福利运动,在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大有改进和创新。同时更与 新兴的科学、行为科学和生态科学相结合,以求解决世界性的社会福利 问题。目前全球人口膨胀,城市扩展,自然灾害,资源耗竭,污染, 生态失去平衡等,都是人谋不臧之故。今若欲探究其中,明了其空间分 布,分析其行为因素和追寻方式,以及预测未来趋势等,都是属于人文 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因此这学科在近年来,风起云涌,成为研究世界问题的 重要科研学术。 我国开国之初,沿袭苏联地理学的观点,将地理学分成自然地理和经济 地理两大分支,各自成科,而将地面上复杂的人文现象于狭窄的经 济生产配置范围之内。60年代的苏联地理学界,体识到非经济社会现象的重 要性,如人口的组成和迁移、聚落的形式和分布,习俗的产生和演变等现象, 都应加以描述和解释,更值得研究和重视,因此将经济地理学的范围扩大, 包括非经济的社会现象,而改称为 “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也就是 的人文地理学。同‘时苏联地理学家重视规划和布局,因此主张应与自然地理 学相结合,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故又称为 “建设地理”。 自1980年以来,我国有不少地理学家,提议恢复并发展人文地理学,并 且主张在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基础上,先发展人口地理、城市规划和旅游 地理,目前已取得初步。 1981年,作者幸获美国傅伯雷氏金 (Fulbright Fellowship),前来 祖国访问,为期一年,从事研究与,此为首次中美文化交流节目,并蒙 匹大允准休假一年,又承大学相邀,由林超教授主持在地理系作人 文地理学十讲,其讲稿即为本书之胚胎,设若当年无此,则本书之问世, 亦无可能,作者趁此机会,谨对各方之协助,深表谢忱。 作者早年,获当代声誉卓著之人文地理学家詹姆斯 (Preston E.James) 教授,以及美籍英裔迭更生 (Robert E. Dickinson)教授之,启迪殊多。 詹姆斯教授曾与哈佛大学之惠特莱西 (Derwent Whittlesey)教授、 大学之罗伯特 (Robert S. Platt)教授等合创 “Sequent Occupance”学说, 作者译为 “文化史层”,国内李旭旦教授译为“连续居住”,在欧美风行一 时。詹氏的学说,一反自然控制说,而可说是 “文化控制论者”。作者 早年曾作文化史层的探讨,颇为国际间所重视,饮水思源,实受吾师詹 氏之赐。吾师迭更生教授,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其所著 “City and Regions” (城市与区域)一书,实为目前城市地理之滥觞。而今两师均已作 古,作者受教之余,无以为报,本书之作,或可为悼念与追崇两师之至意。 作者执教美国大学,数十年来,所授科目,均不出人文地理学范围,60 年代曾去英国任教一年,亦以人文地理为主,在此漫长教学期间,能有缘与 英美地理学同行相互,辩难之余,获益良多。本书内容,多采自人 文地理学之研究精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因印刷困难,未完全列入。其所 附地图,则大多采自乔登与能特里 ( ) 教授所著者,作者于此亦深表谢意。 妻子阚家蓂女士,早岁与作者为浙江大学同窗,亦习地理学,来美后再 度共习于锡拉兹大学 (Syracuse University),获学位后,曾任教于美国三 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大学及文化大学,本书撰写期间,多有建 议与,改进之处甚多,亦一并致谢。 谢觉民 一九九○年春 著者简介 我国旅美地理学家,现任美国大学地理学教授谢觉民博士,浙江 上虞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曾任职于中国地理研究所及师范大 学。赴美后入锡拉丘兹大学 (SuracuseUniversity),获博士学位后曾任教 于达特第斯学院 (DartmouthCoeetgt)、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及天 主教大学。1964年应邀赴英国利兹大学 (Univezsity of Leeds)一年。 中文大学成立后,被聘为地理科第一届校外考试委员。1972年获美国人 文科学研究金 ( ),並被任为 大学地理学荣誉教授。 1968年科学委员会成立,被任为师范大学 教授,並被选为地学协会会长。1981年获富布赖特研究金 (Fuebright Rescarck Fe-eeozoskip),任大学访问教授。曾多次出席 国际地理学会及太平洋科学会议。 1968年参加在印度所举行的第21届国际 地理学会时,被选为人口地理组副。谢氏著作丰富,其论文散见于英美 各。1964年在英国出版之 《宝岛》一书,深获佳评,被美国“图书 季刊”列为该年度最佳科学书藉之一。1967年所出版之 《中国的土地和人 民》,为凡诺德地理丛书之一,各大学多选为教本。1973年美国麦克乐 公司Mcgrau Book Company出版之 《中国地图集》,曾两次为《纽约时报》 作为当代书刊推介,获国际间重视。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引论 一 地理学发展史 地理学既有悠久历史又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因为它的研究方法不断发 展,它的观念和内容也在不断的演进和扩充。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在讨论人文地理学之前先来谈谈地理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人类很早就注意并记载了地面各类现象,就是动物的行为似乎也表明它 们具备了某些地理知识。举例来说,禽类中的鸿雁,春季由中国南方的沼泽 地带飞往西伯利亚的草原度过夏季;秋天又由西伯利亚飞回华南越冬,很能 适应不同地域的季节。兽类中的驯鹿,夏季到北极海岸的苔原带啮食地衣、 苔藓类植物,冬天回到寒温带针叶林带寻觅食物,似乎明白地面上植物分布 的情况。动物尚且有此类地理常识,何况人类?原始人类知道何处有水,何 地觅食,更知何处可以放心睡觉。这种维持的能力,对于地理已经 产生了的认识。 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也就逐渐扩大,地理知识也就由少 到多,由简到繁,由窄到宽地发展起来。人类要了解地面的起伏、江河湖海 的分布、天气的阴晴变化、气候的寒暖干湿、土壤的贫瘠与肥沃、各种植物 的分布;同时也注意到人口分布多寡不均,社会结构和制度的不同以及 风俗习惯、教、语言的差异,因此地理知识也就愈来愈丰富了。 从地理学的发展来看,可分为上古时期、中古复兴时期和近代时期三个 阶段。 1.上古时期 中国远古的文献记载似乎表明当时已具备了地理学的幼苗。例如中国《诗 经·小雅》 《十月之交篇》所载:“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晋、陕、 甘地区黄土高原的黄土现象,说明当时已有研究地理的倾向。又《尚书·禹 贡》中记载土壤有黄壤、白壤、黑壤;黑坟、白坟、赤埴坟、坟墟、涂泥及 青黎等。真可以说已有了土壤分类知识。又如 《礼记·王制》提到“广谷大 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证明当时已有了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欧洲地理学始于希腊。最早的地理学家希腊人希罗多德 (Herodotus, 484~425B.C.),被称为 “地理学之父”,因为他不但详细地描述了地面的 现象,而且还加以解释。比如他观察到尼罗河入海处形成三角形沉积区,他 解释是河流带的泥沙所堆积形成的,他称之为三角洲,希腊文写成 “△”。 此意一直延续到今,为地理学界所肯定。希腊人又发现地球是圆形的。埃拉 托色尼 (Eratosthenes,276~196B.C.)计算出的地球圆周,与现在测得的 数据很接近。他对地理学的重要贡献,是把地球划分出经纬度,然后把海、 陆、山、河和城镇绘在图上,于是才正式有了地图。希腊人还了解到白天的 长短、太阳的高低是和纬度有关的。他们把地球按纬度分成不同的带,因此 有了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划分。他们在这些初步工作中描述地景、定位以及 整理资料并加以解释等,都是地理学初具学术雏型的必经步骤。 在古罗马时代,希腊有两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一位是斯特拉波 (Strabo, 54B.C.~25A.D.),其所著 《地理》是一种类似词源式的书,专门描述世界 上有人居住的地方,希腊文称为 “Oikoumenc” (Ecumence),它已是人文地 理学上的专门名词。另一位是托勒密 (Ptolemy,90~168A.D.),其主要贡 献是创制数理地图及地理定位。他的名著 《Imago Mundi》 (Imageof the World)真可谓永垂千古。现在有一种历史地理,就用它来命名。 2.中古时期或复兴时期 中古时期的欧洲完全在教教义之下,而无科学思想的。对 自然界的见解都要符合《圣经》的解释才行。希腊人的科学思想受到, 世界变成了以耶撒冷为中心的圆盘。 可是在8世纪之后,在阿拉伯世界里,人们渴求知识。从波斯到西班牙, 伊斯兰教大学研究希腊的传统,而阿拉伯人远游各地,将所得地理知识与希 腊的有关著作相比较,同时也与托勒密的地图相印证。其中最有名的伊斯兰 教地理学者名为喀尔腾 (Khaldum,1332~1406),他写了历史地理学方面的 书,实际上这是社会科学的胚胎。他将灌溉区的定居生活与畜牧区的游牧生 活相比较,并预言了伊斯兰教帝国的兴衰。他在地理学上的贡献是以自然环 境来解释人文现象,并涉及到都市在区域经济上的地位。可惜他的著作未曾 译成拉丁文或其他西欧文字,故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欧洲人重商主义的世界贸易活动,始于15、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 险活动,其后荷兰人随即加入。结果发现了美洲以及通往印度的东方贸 易航线。于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由地中海一下子就扩大到世界各个角落。16 世纪后半叶,荷兰、法国和英国取代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而成为世界贸易的主 要角色。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支配着非洲、亚洲和南美的航线,荷兰、法国 和英国等新兴国家开辟了欧亚北部到东亚的东北航线以及绕过北部 的西北航线,同时开始对新移民。也开始向东开辟西伯利亚。 经过诸多的探险与贸易活动,人们获得许多地区的宝贵知识。于是从事 地理学书籍和地图的出版业以荷兰为中心蓬勃发展起来。此时希腊人托勒密 的世界地图已不适用,代之而起的是墨卡托 (Mercator)1569年出的地图。 其间瓦伦纽斯 (Bernhardus Varenius)1650年在出版了一本《通 俗地理》,书中汇集了当时所有的地理知识。他把地理学分为两大类:一为 世界地志,另一为特殊地志。前者是关于普及全球的自然现象,如陆界、气 界和水界以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等,可称为自然地理;后者则涉及各个地区 人与地的关系,可称为区域地理。瓦伦纽斯的地理二分法或称二元论给予地 理学一种科学信息。他将各类杂乱无章的地理知识加以编排整理,使之系统 化,并试图以一些来说明。他的二元论,甚至沿用到现代。 3.近代时期 到了19世纪,近代地理学才有了的基础。瓦伦纽斯使地理学有了科 学气息,的康德 (Immanuel Kant,1724~1804)赋予地理学以哲学的根 据。他认为所有的知识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系统科学,象生物学、 天文学及地质学等;第二类为时间科学,是将各种现象通过时间来研究,是 为历史学;第三类为地理科学,将事物从空间分布加以研究,是为地理学。 可是到19世纪后期,非欧几何和的兴起,康德的三分论逐步被淘汰而 遗忘了。 康德为地理学奠定了明确的哲学基础,但是对地理学赋予真正科学基础 的是两位地理学家。一位是洪堡德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 1859),另一位是李特尔 (Carl Ritter,1779~1859)。洪堡德继承了康德 的哲学思想,认为地球是不可分离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所有的自然现象是 相互依赖的,整个物理世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综合体。这个观念在他的著作 《》中表露无遗。他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是经验的与归纳的,他的知识是 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实可称为学家。在地理学上,他可称为奠基人。他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面自然现象和生物情况。他的游迹甚广,曾至古巴和墨 西哥。他常说经验知识是基于感官所显示现象的思维观察。他搜集各种植物、 动物和岩石标本,并将其分类、解释起源及地理分布。他认为任何地区的现 象,都不能脱离整体的联系,凡经验事物都可归纳出一般。他更注意到 植物与温度及雨量的关系 (见图1)。他绘制了洲际的地形剖面图,研究植 物与高度的关系,利用等温线来比较温度的差异。他不仅注重自然现象,也 不忽略人文因素。诸如他注意到美洲缺少游牧民族,甚至比较亚洲和美洲文 化的差异并加以解释。总之,洪堡德代表了当时的自然哲学思想。他的 《》一书代表了他自然界统一调和的世界观。在地理上,他将过去地理 学上的二元论变成综合于地志的一元论。他把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统 一,给地理学奠定了真正的科学基础。他是的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 李特尔为大学的教授,他的旅行仅限于欧洲,远不能和洪堡德相比。 他的主要贡献是在确立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建立比较地理学的世界地志。他 为确保地理学应有的对象和任务,把地理学的研究仅限在地表。他所指的地 表,不单指自然,还包括人类居住历史。这即是他所谓的 “地上的填充”思 想。他的概念是哲学的,方法是叙述的。他不要求律。他的意图是通过 人类历史过程来探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人生主义。他的名 著 《迪·厄尔德孔德(Die Erdkunde)》 图1植物与温度及雨量的关系 是一部世界志的区域地理。 总起来讲,洪堡德和李特尔是地理学的。他们从凌乱无序的地理事 实中开辟出一条新途径。洪堡德注物和地形,可说是自然地理的开山祖 师;李特尔强调人文现象,可说是区域地理的开创者。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进展,地理学也突飞猛进地发 展起来,注重气候、植物和动物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地貌学的研究。当时的 地理学家大都是地质学家出身,因而就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对 “人” 这个因素便完全忽略了。 公元1859年,在地理学上是一个重要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洪堡德和李特 尔都同时去世了,而的 《起源》在这一年出版。这部书用优胜劣 败、物竞天择的来解释生物界现象。它大大地影响了地理学的发展, 竟变成地理学的指导思想。在此时期,产生了两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就 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和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前者在自然地理学上有很大贡献,后者则在人文地 理学上声名卓著。李希霍芬在 《今日的地理学课题与方法》一文中,主张地 理学是有关地表事物的组成方面的认识,提出地表是由部分空间所构成。对 这种部分空间的研究,他称为 “地志”,是地理学的中心。拉采尔则把人类 活动当作研究对象,因而建立了他的地理学体系。他的 《人类地理学》是人 类社会的地理学研究,认为人的活动处处受到自然的影响。他的学说在 美洲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他有一个美国森普尔教授在美国大大 他的学说。 20世纪初期,在美国有位与森普尔女士同样著名的地理学家戴 维斯 (William Morris Davis),他的主要贡献在地貌学。他创立了轮 回说,主张地貌的发育有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之分。他的研究很少涉及 人文因素。 在欧洲,地理学者喜用 “景观”一词,把地理现象作为复合体进行 直接观察研究。法国地理学家则喜用 “生活方式”一词把地理现象当作人类 创造性的活动来加以观察。前者以施吕特尔(Otto Schulüter, 1872~1952) 和帕萨格(Siegfried Passarge,1867~1958)为代表,后者则以白兰士(Paul De laBlache,1845~1918)和他的学生白吕纳 (Jean Brunner,1869~1930) 为代表。前者被称为景观论的始祖,后者被称为或然论的创立者。 的赫特 (Afred Heltnet)是李希霍芬的学生,发扬李氏之主张,认 为地理学应以区域为中心。他把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与“地”的关系, 变成为区域的研究,在地理学上建立了体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哈特享 (Richard Hartshorne)深然其说,著有 《地理学的本质》一书,详细讨论 了区域研究,认为区域研究是地理学的重心,地理学的最终目的是研究地面 的区域差异性。哈氏的看法大大影响了50年代美国地理学界的思想。 综合来说,地理学的发展曾有下列几个阶段和学说: (1)地理学是自然生物科学——在19世纪后叶形成,着重自然现象, 地貌学、气候学即应运而生,完全摒除了 “人”的活动。 (2)地理学是人地关系的学说——此说是以人文地理为中心的课题,在 美一直维持到 1920年。 (3)地理学是人类生态学——人类因其文化遗产与技术进步,有不同方 式适应自然。 (4)地理学是地景学——认为自然界是被动的,人类社会是主动的,它 着重于描写地景时应有解释,并阐述现象。 (5)地理学是分布的学说——着重于各种现象的分布形式,其口号是“何 物在何处”。 在上述各种观点中,区域地理大行其道,认为地理学与其他科学不同, 主要有下列数点: (1)地理学并没有一种特定的研究对象,不象地质学对岩石、植物学对 花草、社会学对人群组织那样,地理学是研究一个区域内各种现象的综合体, 表现区域特色。 (2)地理学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是研究特定区域内自然 现象和人文现象相互影响关联的学问,它是自然的、生物的、社会的和人文 的综合研究 (见图2)。 (3)地理学有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系统的,着重于某一种现象,如地 貌、气候、人口、农业等;一种是区域的,研究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其区 域特色。 (4)地理学与历史学有极多相似之处:历史学是以时间为中心,研究某 时代内各种现象的关系;地理学则以空间为中心,研究某一区域内各种 现象的相互关系,研究某区域特色及各区域间的差异。有了这种区域观念, 地理学才有了重心,不致为其他科学所吞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一种学问。但时至今日,地理学家究竟对地球 表面有多少研究,颇值检讨。今天人类历史已进入太空时代而步入月球,但 人类对于自己的 “家”——地球表面的许多现象尚不能了解。比如说我们没 有一张表现全球地形坡度的地图,也没有人口年龄组成的分布图,没有全球 房屋形式图,更没有经济收入的分布图。说来奇怪,人类在地球上居住了这 么久,许多地球表面的资料尚付阙如。 一门科学的发展,一定与其他某些科学相辅相成。在近50年来,整个科 学上的进步常突出的。举其要者:的 创立、原子粒的分解、遗传学上以生物化学为基础的发现,以及人类步入太 空的活动等等,这实在是人类史上极有收获的时代。但各门科学的进展互有 差异。据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 (Edward Ackerman)的意见,1910~1940年 间物理学与数学上的成就非常惊人,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则不及。社会科 学方面,人类学、心理学和经济学颇有特殊贡献。地理学却很有限。阿克曼 认为,因地理学与历史学和地质学关系密切,地理学进展不快是与上述二学 科发展情况有关系的。 1960年以后,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大有进展,形成了现代地理学。 二 现代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可说是从1960年开始的。因为自那时起,在地理学的研究方 法上有极大的改变,同时也使研究的范围大为扩大。这个大改变包括地理学 上的定量化和统计学的大量应用,模式应用也已开始,体系分析的首次运用 以及理论地理的发展。以上种种,可说是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特点,同时也是 地理学上的一次大。其中大部分对人文地理学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早在1952年,哈格斯兰特 (Hagerstrand)就开始了模式的研究,他开 创了 “波浪模式”。这是他为研究某一问题,采用一些物理学上的公式而创 立的。到了 1960年,地理学家们逐渐采纳了模式研究方法。1967年英国的 哈格特 (Haggett)和乔利 (Chorley)出版了 《地理的模式》一书,它系统 地介绍了模式研究在地理学上的应用。 随着模式研究和定量化的迅速发展,理论地理学也跟着出现。它的代表 作是1962年出版的邦奇 (W.Bunge)的《理论地理》。1968年有关理论地理 学的文章也在美国地理学会刊物 《现代地理学》上出现。 由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所改进,以致地理学本身和内容也起了变化。 综合起来,这些变化表现在下列三方面: (1)现代地理学已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因为地理学有了更准确的分析 和预测,改变了以前只注重描述及主观性较大的预测。 (2)应用地理的广泛应用。地理学也提供准确的区域和空间的选 择,因此在许多领域内地理学已成为一门不可缺少的知识了。 (3)因为有了新的研究方法,使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如与统计学、经济 学、社会学等关系密切。 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是定量化并应用统计学,第二是体系分析, 第三是模式应用。 1.在地理学研究上采用定量化,有以下几方面优越性: (1)增加了准确性——统计学的应用,使地理资料的分析和描述更为精 细,减少了主观性和模棱两可的弊病。以聚落研究为例,以往只有定性描述, 某地为聚集聚落,某地为分散聚落,没有明确的标准。而现代地理学则有数 字依据,采用某种统计分析,如近邻分析方法,就能表示出某一地区实际聚 落的分布情况,并能按明确的标准划分出聚集区或分散区,从而达到定量化。 (2)计算机的利用——地理学的资料繁杂,数量庞大,因此贮存和分析 资料的工作十分困难,计算机的利用,解决了这些困难。目前在地理研究上 应用计算机已十分普遍并日趋重要,有许多地图已用计算机绘制。(3)科学 预测——以往的地理学多为描述上的定性工作,对于某一地区未来发展的预 测,也多为个人主观看法,缺少科学依据。定量化及统计学的应用,就可以 依据某地的发展趋势来预测今后的情况。这增加了地理学的实用价值,促进 应用地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体系分析 所谓体系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该体系内相互有关 的。因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组合和空间相互作用,因而体系分析 在地理研究上十分重要。 一个体系的分析,不光是要明白各个组成的情况,而且要了解所有 相互关联的组成的总体。因为一个体系内任何一个组分的变化都会影响 其他的组分,同时组分属于不同的类型,因而也涉及到各门学科。例如要研 究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就把它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其组分包括城市由地 貌起伏、气候变化、车辆多少、人口密度、房屋形式甚至居民的收入等,每 一组分都与交通问题有关。因为地理学本身组分甚多,所以体系分析对地理 学尤其合适。 3.模式运用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现象,十分错综复杂,不易了解。所以 需要以特别的方法将这些现象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就是模式。可以说模式是 从观察到结论之间的桥梁,即是从现象到实质的一种分析过程。一个成功的 模式可以变成定律或一种学说。因此模式也是在实验阶段中必备的条件。 模式有各种类型,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比例模式——如等高线模型。这种模式是尽量和真实情况相符合, 只是比例不同而已,多应用于自然地理方面。地貌图是这类模型的一种。 (2)决定性模式——基于数学上的必然性,把各种变数用数学方式表示 出来而加以分析。计算所得的结果若和实际相符合,则此模式即可成立。重 力模式就是这类模式的例子。 (3)变异性模式——这是根据统计学方法创建出来的。同是用数学方法 来分析,但它和决定性模式不同。它以几率为主,所显示的结果不是确切一 定的,而是有各个可能性,只是它们发生的概率不同。这种模式多用于人文 地理的研究。因为人类活动包括了人类行为,它是不能作肯定结论的。著名 的例子是 “芒特—卡洛模仿”(Monte—Carlo Simulation),是研究人口从 一个中心向各方面的可能情形的模式。哈格斯兰特的 “发展波浪模式” 也是一个例子,它是研究空间发展形式的。 (4)理论性或概念性模式——这类模式不一定用数学形式来表达,可用 地图及表格,尤其是地表上聚落分布的情形,就可以做成理论性或概念性模 式。例如克里斯特勒 (W. Christaller)的“中地学说”和图恩(von Thünen) 的 “孤立国”等。 总而言之,创立模式主要看多个变数的情况而定。从一个模式可以找出 各个变数的相互关系,在找到结果以后再与事实比较,看它是否适合。因此 我们不能说一个模式是正确还是错误,而只能说是否适合或者重要。 现代地理学也包括行为地理学。人类生活在地表中,周围对人 类有各种影响,而人类也有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不但包括感觉,也包括评 价的态度。研究人类这种对不同地区的反应特性、形成过程和相互关系的科 学,称为地理。 人类对地理产生后,要做出选择,也要做出判断,然后决定自 己的行为。行为是人类在一连串可能的情况下所做出选择的行为。每一个人 的行为自然有主观的成分,可是对于具有某种文化传统的居民来说,他们的 行为有一定的客观表现。这就可以作为系统研究的对象,这种研究不同文化 的人群在不同地理的行为,即为行为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着重点是人 们对空间关系的行为。这里所说的空间并不是抽象的物理空间,而是具体的 地理空间。 人文地理学以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地理和行为地理是现代人 文地理学上一个综合研究分支,它把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和行为引入地 理学,试图在研究人与地的关系上另辟蹊径。 现代地理学以数学为基础发展观念与学说,追求律甚至可以预告, 是一种纯粹科学的学问。其方法主要是利用大量的资料,用计算机进行各系 统的关联分析。 这种以数学统计为工具来分析空间关系的系统学科,是地理学上的一大 进步。有人认为对地球表面的复杂现象,没有办法系统地理出法规。可是我 们要知道,在牛顿以前,人类是无法了解繁复的星体运行规律的,也不知道 苹果落地与月亮的运行是同一道理。然而过度的数学化也有它的地方。 因为地表现象是经过长期演变的,每一地表现象有其本身的真实特征, 即所谓区域性。仅由数学排演成的分布现象,不足以代表地球表面各类现象 的真实特性,因为地表现象的排列,不是简单的机械排列,也不象钟表那样 由内部机器机械。地表现象有它的综合个性:比如由理论形式来讨论城 市的分布与农业区划,往往会忽视其真实性。此外,它需有大量的资料以供 利用,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资料比较缺乏,这种方法就无法进行。 理论地理学之所以轻视区域地理,是因为区域地理只注重 “描述”而少 科学化。但问题是 “描述”是不是不科学,“描述”是不是只有地理学上才 使用?地球上有无数的现象与事实,地理学描述某现象或某事实时,无形中 一定会有所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一定有一种理论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描 述”本身就是一种科学,而在其他各种科学上都有所应用。同时区域地理也 可做理论地理的实验室,正如理论物理学家一定要把他的理论送到实验室一 样。 美国大学里地理教学的课程,一般采取综合各种分支分为三类而开设下 列课目。 现象 ←→ 学说 ←→ 工具 | | | 区域地理 系统地理学 实用地理学 亚洲地理 地貌学 统计学 地理 人口地理 地图学 欧洲地理 气候学 航空摄影 中国地理 交通地理 计算机 地理 行为地理 野外实习 综上所述,着重于分类的区域地理和着重于数学的理论地理,应该是并 行不悖、相辅相成的。 三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学说 要了解人文地理学的定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地理学。然而给地理学下 一个定义,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从所述的地理学发展史中,可以 说地理学有三方面的含义: (1)地理学是地球表面上现象的描述和记录; (2)地理学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3)地理学要了解的是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 有了这些认识,地理学就可以与其他科学分立,因为它是着重 “空间” 问题的。在这大前提之下,就易于区别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因为前者 着重在人文现象而后者侧重于自然现象。有人认为人文现象和自然现象间有 着 “中间”地带。这地带十分重要,因为它正是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因此地 理学者面临抉择:不能完全放弃自然,也不能摒绝人文,应该将二者融和沟 通起来。这可能是地理学的未来。美国地理学家詹姆斯 (Preston E.James,1899~1985)曾说:“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分,模糊了而 不是了地理学的真正性质。”综上所述可知,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 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扩展、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结构的一 门学问。它以人地关系为基础,而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进化而连续 变化。 在人文地理学上,可推李特尔为创始人。他用比较法来研究世界各地区 各种地理现象的关系。自 1817年出版第一部书后,陆续出版了18部书。 虽然他曾在某些方面把人地关系归于 “神”的意旨而变成的“目的论”, 但他划出了人文地理学的轮廓。他提出人文地理的主旨是研究人与地的关 系。在这个大旨之下,人文地理学有了各种论说。 1.决 地理学家拉采尔被为决的者。他是莱比锡大 学的教授,深受的影响。他认为人是的产物。他原来是研 究生物学的,在他的 《人类地理学》一书中,把人当作生物进化的最后胜利 者,并以此来研究人类在自然支配下如何生活,如何分布。他也把国家视为 一个生物有机体来说明国家的盛衰,想由此建立一般。他的中心思想是 “地理学是研究自然与人类之间,舞台与历史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他把 人文地理学当作生物地理学,因而历史便成为无生命的机械运动,而完全忽 视了人类能够创造、改变自然的积极一面。他又提出 “空间”和“”的 概念。他在空间分析中提出 “空间”的生态学概念。同时认为“” 是随历史变化的。这二者是他为说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论据。因此的 “竞争”就变成拉氏的“空间竞争”。他认为空间竞争可见于民族移动 的现象中。在同一民族之中,又有职业分化现象。这些就成为社会体制进化 的力量。换句话说,他认为人和其他生物一样,他的活动、发展和分布,无 一不受自然的严格。他的论调太死板且极有成见,可是地理学教授 迭更生 (Robert E.Dickinson,1905~1980)却认为拉采尔是 “第一个系统 地说化景观概念的人”,因而是 “所有对人文地理学有贡献的人中最伟 大的一位”。 拉氏的学说在美国也曾盛行。这主要是他的美国学生森普尔的缘故。森 普尔女士曾任教于大学和克拉克大学,她的名著 《美国的历史和地理 》、 《地理的影响》在美国风行一时。锡拉兹大学的詹姆斯和葛德 石 (George B.Cressey)两位著名的地理学教授均为其门生。前者专长于人 文地理学而熟知拉丁美洲;后者专长于自然地理而熟知亚洲。然而他们并不 同意森普尔的学说。另有两位地理学家赞同森普尔的论。一位是耶鲁大 学的亨廷顿 (Ellsworth Huntington,1876~1947),在他的《气候与文明》 一书中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还有一位是大学 的泰勒 (Griffith Tayler)教授。他们二位所写的教科书大大影响了洲 的地理学界。 2.或然论 法国的地理学前驱白兰士受到李特尔区域地志的影响,认为人文地理的 重要课题是研究人类如何适应自然。人是一个积极因素,不能用控 制来解释一切人类事实。在他的 《人文地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及单纯的地理 条件 (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影响人类的。必须要通过社会的要素才能对人类 起作用。在人地关系上,他认为人类除了生理机能影响自然外,同时还通过 社会的生产过程 (技术)而与自然结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社会的 生产过程符合历史发展原则,那么就可以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认识人类社会与 自然的相互关系。同时自然条件的具体内容在历史上是受到的。他又提 出人类的生活方式即为社会、历史、心理等要素的复合体。他把动植物生态 学中的生活形式导入人文地理的研究中。白氏认为创造社会历史的人类才具 有选择的可能性。自然本来就受到社会的、历史的。由于这个 思想的发展,才摆脱了拉采尔的有机自然观而克服了自然论的思想。在 这方面,白氏的功绩是很高的,他把人文地理学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认 为人类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 (社会、历史、心 理等)的揉合体。同样的可以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只提供可能性, 它的被利用要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适应能力。因此他的说法被称为或然论。白 氏重视综合性的区域研究,他是法国区域地理研究的创始人。 白吕纳是白兰士的学生,他于1907年在洛桑大学开设了国家第一个 人文地理学。他所著的《人地学原理》把人文地理学内容分为三纲六目, 即: (1)地面上不能生产者——房屋和道; (2)动植物的利用事业——耕种和畜牧; (3)经济上的事业——开矿、渔猎和林业。 他在书中举了几个小区域作为例子来阐明人地相关原理的具体应用。他 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 3.生态论 美国地理学家,大学教授巴罗斯 (H. H. Barrows,1877~1960) 创议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态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应称为 “人类生态 学”。他主张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探究本身的特点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 象,而应该研究人类对自然的反应。人是中心,一切其他现象只有当它 们涉及到人对其反应时,才需加以说明阐述。他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 上的关系,地理学则着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他提出地理学的中心应 从极端的自然方面转移到人文方面,而在人文方面则应该详细研究人对自然 的反应:既不是人类完全受自然的控制,也不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因 此应称为生态论。 4.文化景观论 美国地理学者,加科福尼亚大学教授索尔 (GarlO. Saner,1889~1975) 在1925年发表《景观的形态》一文主张,用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地理特 征。他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以 及它们在各地区差异的学科。他主张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的研究对 象。景观一词把自然与人文兼收并蓄,体现了地理学的整体性,景观论在苏 联受到重视。 5.文化史层说 文化史层一词 (Sequent Occupance)是美国地理学家,哈佛大学的惠特 莱西 (Derwent Whittlesey)、锡拉兹大学的詹姆斯 (Preston E.James)和 大学的罗伯特 (Robert Platt)等人一起创造的 (作者译为“文化史 层”,国内李旭旦教授译为 “连续居住”)。他们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是解 释人类受自然的控制,也不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而应该是了解一 地区的文化史层。所谓文化史层是指自然对各民族都是中立的。地面现 象的差异完全是由于各民族的文化背景、能力、态度而改变的。在同一 的地区内,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居住,就在地面上遗留下了不同的文化遗 迹。因为文化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法、不同的聚落形式和经济生 活。此即称为文化史层。文化史层是美国地理学上重要的观念,在欧美已十 分普遍。这种观念刚好与决相反。它认为人类的文化决定地面上的 一切,可称之为 “文化决”了。这种论述认为地面现象都受人类文化的 影响。举例来说,煤在地上的分布本不重要。可是人类发明了蒸汽机,煤的 分布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同样石油也是如此,一有了飞机,石油是不可或缺 的资源了。没有以及核的其他利用,则铀在地上的分布毫无意义。可 见地面上的许多现象,由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赋予新的意义。再举例来 说,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地广人稀、作物有限,原始居民过着简陋的生活。 在阿拉伯人侵入以后,地面就起了变化。首先阿拉伯人带来了枣子,可在本 地种植又带来了骆驼,成为 “沙漠之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其后法 国人来到其地,地面再度发生变化。首先,将枣子商业化,远销至其他地区; 其次,开挖井水,水源增加而使人口增长。换句话说,撒哈拉地区因为在历 史上曾被原始居民和阿拉伯人以及欧洲人连续占有和,遗留下不同的地 面现象和不同民族的文化遗址。因此,文化史层是地理学上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 人文地理学的内容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以及和自然 关系的学问。人文现象有经济方面的,社会方面的,方面的和历史方面 的。相应的人文地理有下列四大分支: 1.经济地理 这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以物质生产分布的地域体系为 中心,以人类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然而经济地理与经济学有何不同呢?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为满足其物质和服务的需要、而所做努力的现象。无 论是物质或是服务,总要通过人去生产、交换和消费。因此经济学和经济地 理所研究的对象是一样的,即人类的经济活动。所不同的是研究方法和侧重 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经济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而经济地理则专 门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以及人文的关系。自然和人文是有区域 差异的,所以人类经济活动也有区域差异。中国华北平原的农业不同于美国 部平原的农业,重要的原因即是二者自然不同,如气候、土壤的不 同。但是自然相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活动。美国的草原区和阿根廷 的草原区,自然没有什么两样,而前者成为重要的小麦区和玉米区,而 后者却成为放牧区。这种区域性的差异,都属于经济地理的研究范围。因此 可以说,经济地理是研究地表人类的物质生产、交换、消费及服务等的差异 之学;也可以认为经济地理是介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两门学科之间的学问。地 理学家认为它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而经济学家也把它看成为经济学的一部 分。也有人认为经济地理是介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 学科。 在理论上,国家对经济地理有三种看法,有的认为经济地理是关于 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其关系的规律性;有 的则认为经济地理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所创建的区域布局,它的任务是说明 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布局特点;还有的认为经济地理是研究生产力的分 布和发展,它的任务是阐明生产力与有关区域因素的相互作用。 苏联的经济地理以生产的地理配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配置,经济区划以及资源的理论评价和实践问 题。 中国因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以及历史上遗留下的生产分布不 合理、不平衡等,对生产地域布局十分注意。生产配置的理论和实践是多方 面的,经济地理只能负担这类任务的一部分,即着重研讨其地理布局、分析 生产布局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有关条件的类型以及区划特点和发展规律。 传统上,经济地理又可分为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和交通地理三类。 (1)农业地理——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生产事业。 农业地理是要研究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形成条件、地域类型及 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它的实际任务是了解有关农业生产的各种条件、资源的 评价及合理利用。目的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发挥地区生产优势,促进农 业生产的合理地域分布和布局。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以及生物生长过程的 必要条件,如光、热、水、土等,因此农业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关系特别密切。 (2)工业地理——工业地理是研究工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的学 问,它着重研讨各种工业布局的因素和特点,以及不同类型工业地区组合的 形成和发展。现代工业是有一定科技基础的大规模的生产,同时又是各种条 件如原料、能源、交通等相互关联的集中性生产,更是有高效率管理的社会 组织形式。所以它的研究方法是对各种影响工业生产地域布局的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分析。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特点和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使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得到充 分合理的利用。 (3)交通地理——交通运输是工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 交通地理和工业地理、农业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主要研究运输业的 地域布局,交通枢纽的特点,货流的形成及其流向,交通枢纽与腹地的关系, 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它的任务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法,使点 (如场、港、 站等)、线 (铁道、航道、管道等)互相协调,促进综合运输能力。 2.社会地理 社会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各种不同社会集团的形 成,人种的来源,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各种文化的空间分布。在自然与人 类的关系上,社会地理重视社会条件,强调社会因素对形成地区特征的作用。 法国的人文地理学家白兰士在初期提出了由于人类对的适应和选 择,才使各地区表现出不同特色的观点;不象论那样,认为自然决 定人类的活动,因之称他的学说为 “或然论”。他为社会地理建立了初步的 理论基础。社会地理新近的发展趋势是侧重于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诸如重 订人口政策、考察农村人口的文化背景、追踪语言和教的发源地和发展, 并涉及种族歧视、不均、饥饿、犯罪问题以及社会福利等。 社会地理也可再分为人口地理、都市地理、聚落地理 (专限于农村,目 前尚未发展起来)、教地理,甚至旅游地理。在洲则还有文化地理, 专门研究各种文化与自然的关系。 (1)人口地理——这是社会地理中一门较新的分支学科。它研究的对象 是人口。口的数量、人口的组成、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分布和密度以及 人口移动等,都是它探讨的项目。它的任务是探讨人口问题的区域差异,从 而制订人口政策、区域规划以及作为国内外移民政策的科学依据。 (2)城市地理——城市地理应该是聚落地理的一部分。可是城市聚落的 形成、发展的经济基础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与乡村聚落迥然不同。同时城市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全球的都市又日益增加,因而城市地理研究 得多,也多,它的发展远远超过乡村地理 (即一般所谓的聚落地理), 而变成社会地理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3)文化地理——文化地理是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分支学科。文化 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财富,也包括人类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语言教以及观念、价值意识等。社会文化有历史的延续性,也有地面上的 区域性,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地理是研究人类与的问题。文化地理在研究 文化发源地,如美索不达米亚 (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尼罗河、 黄河渭河谷地,美洲墨西哥高原的雅玛文化和阿兹德克文化,安第斯山中部 的印加文化等的历史演变很有贡献。文化地理涉及文化景观,是文化在地面 上的印记,是人类活动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形态。文化地理研究中划分出了 文化区,这是一个重要概念。世界上的文化大区有中国区,西南亚、北非、 阿拉伯文化区,欧洲文化区,南洲文化区和印度区等。 (4)旅游地理——旅游地理是有关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关系的新兴 学科。它研究旅游起源及地理背景、旅游的季节分布和移动规律。它的任务 包括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和开发利用;旅游线的设计以及如何使旅 游业的发展对地域经济的综合形成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有人认为旅游地理是 一种应用地理。 3.地理 地理是综合人文地理学和应用学的一门学科。它以研究国家类 型以及各种领土内活动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空间布局为主要内容。它分析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和地理因素的关系;它也寻求有关国际关系,测定领 土、领空和领海的范围和国际界线。它的任务是分析比较各类国际性组织的 相互关系,预测未界形态,并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地理学者, 如的拉采尔,的谢伦 (Rudolf Kjellen),英国的麦金德 (Halford Mackinder)以及美国的鲍曼(I.Bowman)等都曾对全球战略和国际地理 提出过重要论述,如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说,谢伦的民族个性说,麦金德的 腹地说以及鲍曼的民族自决论等。 目前地理学的新趋势是注重区域的演变、结构和功能;国际政 治集团的组合与作用;疆界尤其是领海的分析与划定,沿海捕鱼权的立 法以及南极洲领土的划分等。 军事地理和地缘是地理的两个分支。军事地理研究战区各种地 理因素与战争的关系及其对战备和作战行动的影响。军事地理随着兵器、技 术、战争规模及作战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充实。一个历史上有军事成就的人曾 说: “地理知识对于军事学家,正如数学公式对于几何学家一样的重要”。 有人已把 “地理要素”作为“战略要素”来考虑。在现代战争中,军事地理 已普遍受到门的重视。 地缘学源于20世纪初叶。那时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说,的 谢伦主张用生物学方法即的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生物消长理论应用 到国家的成长和发展上去。这些理论为主义的侵略扩张提供了借口。30 年代的豪斯浩弗 (Karl Haushofer)提出了 “空间论”,他认为德 意志民族至上但领土有限,战争是解决空间的唯一办法。地缘学结 合了民族优越论和大区域观念论,国家有机体说和空间论,在 30年代曾 为主义的侵略所利用,一度在和日本盛行。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这个论说已被人们所摈弃。不过最近在国际上又有犹太复国主义和南非 种族主义兴起,应该加以,不使其在国际上有所影响。 4.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的变化。这种变化主 要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它不但要把过去时代的地理 “复 原”,还要寻找这类现象发展演变的规律。人类的生活,一直处于变化 之中,不会一成不变。自然如此,人为景观也不例外。目前我们所看到 的地理,乃是从过去的地理发展演变而来的。然而在这发展演变过 程中,人类的活动占了极重要的地位。地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水、 风、冰川、海浪、地下水等营力的,才成为目前的地貌。而人为力量也 是地面上的一种重要 “营力”。在自然的斗争中,人们的智能和努 力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本书将历史地理归于人文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有二个分支:文化史层历史地图学和方志学。 历史地图学是将历史上的人为现象,用地图表示出来。 方志学在欧洲和中国都十分发达,因为文化古国都保存了大批地方史 料,都在研究人类活动的嬗递之迹。这类文献十分珍贵。尤其在中国,方志 中保存了至为珍贵的区域地理资料。方志即是地方之志,有别于国史。依中 国惯例,记述中央的谓之史,记述地方的谓之志,因而 “志”也就是“史”。 某省志,即某省史;某县志,即某县史。换句话说,方志就是记载研究某一 地方人类进化现象的史料。在方志中可以找到的沿革、地方经济状 况、工商各业的物产物价的变化。同时遗文佚事,赖方志保存甚多。从其中 建置兴废现象,可了解区域文化升降之迹。古迹金石项中可补充正史及文字 之遗缺、氏族之分合、门第之隆衰,可和它史相互印证。这些都说明方志学 在研究小区域中的历史演变上的重要性。 第二章 人口消长 一 人口地理和人类的增加 人口地理是研究人口空间分布和排列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不但包括人 口的数目、人口的特点、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移动,同时更要了解人口的空 间差异性。人口地理和人口学有所不同。人口学是人口的生命统计之学,它 着重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寿命变化及婚姻状态等。它的主要工作是收集、 分类、统计和分析上述人口资料,其主要研究工具是统计学。人口学家 大都服务于部门以及人寿保险公司。人口地理着重于探讨各区域的人口 特征、人口变动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预告未来的趋势。它的实用价值是为 国家制订人口政策、从事区域规划以及国内人口移动计划等项目提供资料, 以作为各种计划的科学依据。人口地理研究的主要工具是地图学。它可以借 助于人口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正如生物地理借助于生物学,地貌学借助于地 质学一样。 人口地理是人文地理学中一门较新的分支学科。早年的地理学着重于研 讨自然,地貌学与气候学等都是早年地理学的基础学科。19世纪末叶, 人的活动方面的研讨在地理学中渐占重要地位,地理学家拉采尔的 “人 类地理学”就涉及了人口地理。法国地理学家更加注意人口在地理学上的重 要性。如白兰士的名著 《人文地理学原理》、白吕纳的《人文地理》以及梭 尔的 《人文地理》都将人口地理列为重要的项目,给予详细地论述。他们都 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创始者。现代法国女地理学家安邺 ( Beaujeu Garnier) 的著作 《人口地理》更是蜚声国际。 在美国,人口地理的研讨发展较晚。1953年威斯康辛大学屈里瓦撒 (G.T.Trewartha)教授在美国学者协会年会词中提及 “人口的数 目、密度和特征是一切地理学的基础”。他的著作《人口地理——世界分布 形式》可以说是美国地理学中第一本有关人口地理的著作。英国地理学家胡 森 (DavidHooson)更进了一步,他说“地理学的本质,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 分布不均的问题”。他认为 “人类在地球上不均匀的分布是造成各区域间差 别的主要原因”。喜马拉雅山雪怪以此为始,洲人口地理的研究渐渐兴起,形成一个新 的科学分支。 中国曾于1953年、1964年和1982年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工作,这对于 人口地理的研究提供了真实资料。有些大学还设置了人口研究室,人口地理 在中国具备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全球人口的增长,在古代是很缓慢的。愈到近代,增加得愈快。据考古 学研究,冰川时期的末期 (大约是公元前1万年)人类疏落地分布在地球上, 从事采集业。其间经过新石器时期、青铜器时期和铁器时期。直到公元前8000 年,因为农业发展,世界人口数目达到1000万人。到教时代开始,人口 增加到2.8亿人。从第3世纪到14世纪,因受腺鼠瘟疫的传染,大批欧洲人 和北死亡,人口稍减。后来一直到1830年,人口才达到10亿。而到了 1975年,全世界人口已有40亿。目前,全世界每天要增加20万人,每个月 增加600万人,每年则增加8000万人。有人认为,世界人口按这种趋势增长, 无疑会引起人口大爆炸 (见图3)。现在人口的发展,有如燃烧着的导火线, 随着人口的增加,导火线慢慢燃烧。最后因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引起大爆炸。 究其因,此种爆炸乃是现代科学发展、工业、农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 及医学发达等因素引起的。下面数字可以看出1830~1930年,人口自10亿 增加到20亿;1930~196O年,人口自20亿增加到30亿;从 1960~1975年, 人口自30亿增加到40亿。换句线年 (1930~1960),更后只需15年。从另 一方面来说,直到 1650年前后,全球人口才有一个较完整的数字,大约 5 亿人。到了 1850年,经过 200年,人口增加2倍约 11亿。可是到了 1950 年,只经过100年,人口又增加2倍约22亿。1975年,仅仅25年,人口再 次增加2倍,达40亿人了。 人类的寿命在史前时期只有 18岁,罗马时期达到 25岁,中古时期 35 岁,到新英格兰时期即1789年则达38岁。以美国来讲,1900年其平均寿命 49岁,1950年达到74岁,至1980年,已为78岁了。 二 人口的分布 在一定区域内,居民的空间分布是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又一重要课题。目 前全球 44亿人口,其分布是极不平均的。以洲别而论,亚洲人最多。1980 年亚洲人口25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58.6%;欧洲人口为6.44亿,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5%,即是说,亚、欧两洲的人口数就占了全世界总 人口数的73%。15世纪末,欧洲人发现了美洲。1650年洲只有 100万 人,占当时世界5亿总人口数的0.2%,1850年增加到2300万;1980年达到 2.44亿,占同年全世界总人口数的5.5%。拉丁美洲在1650年有600万人, 占当时全世界人口的6%,到1980年就有3.6亿,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39%。 因此,两洲合 起来的人口数也只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5%。1980年非洲人口总数为4.73亿, 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0%。大洋洲 (包括、及南太平洋诸岛) 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因此它既是世界上陆地 面积最小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 1.人口分布与纬度的关系 全球人口分布,在纬度上也是极不平均的。南半球的三块陆地,即拉丁 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人口总和只占全球人口的10%,而90%的人都聚居在北 半球。在北半球,从赤道到北纬20°,居住人口为全世界总人口的10%。可 是从北纬20~40°,居住人口竟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从北纬40~60°, 人口占30%;北纬60°以上,仅占1.5%。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在北纬20~ 60°之间,居住了全世界总人口的 4/5,而这个地区还包括北半球的沙漠和 喜马拉雅高大山系。人口分布的不均可想而知。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4个,依次是中国 (11亿)、印度 (7.3亿)、 苏联 (2.6亿)和美国 (2.2亿)。还有3个国家人口在1亿以上,即印度尼 西亚 (1.4亿)、巴西 (1.2亿)和日本 (1.l亿)。上述人口最多的国家中, 有3个位于北纬20~60°之间。 在这个区域内,还有两个人类居住集中的地方。一个是亚洲东部,它拥 有近全球人口一半的人,而其可耕地面积仅占全球可耕地面积的1/10。另一 个是西部欧洲,它拥有世界人口的 1/5,其可耕地面积占全球可耕地面积的 1/12。 2.人口分布与陆、海的关系 人口分布与陆地、海洋也有密切关系。据统计,3/4的世界人口居住在 沿海600英里的范围内;有2/3的世界人口居住在沿海500英里的范围内。 由此可看出,人类愿意居住在沿海地区,这是因为沿海地带的气候受海洋调 节,冬暖夏凉,湿润温和,较适人类生活;同时沿海有航运之便,利于商业 活动。如英伦二岛、日本四大州、印尼群岛、菲律宾、中国、西印度群 岛等都是有名的人口聚集区。 的面积和形状也影响人口的分布,尤其是在高纬度区。在北半球高 纬度地区,陆地面积虽然广大,可是少有海洋深入,人口自然稀少。在南半 球也是同样情形,面积向高纬度逐渐减少,人口不多。此外在赤道附近 的南美洲和非洲部分虽然有陆地,但不是沙漠就是热带雨林地带,显而 易见不适合人居住。在沿海地区,人口分布也无规则可循。如岩石裸露、山 地兀立的西印度群岛,因为地理适中,有良好港湾而成为人口聚居之所; 可是地中海沿岸,同样有良好的港湾,却因为中古时代,人们远去, 人口反而不易集中。同样情形在非洲部分沿海地区,贩卖黑奴时代,人口大 量减少。同时还有一些反常现象,比如位于内陆的卢旺达、布隆迪、莫斯科 盆地和我国的四川盆地均为人口众多地区,而沿海的塔斯马尼亚岛却又人口 稀少。可见人口分布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3.人口分布与高度的关系 据波兰地理学家史塔兹丝克 (Staszewski)的分析,人口密度随海拔高 度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来说,全世界总人口的56.2%住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高度,而此高度的陆地面积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 27.8%,且其密度两倍于全 球人口密度。大约4/5的全世界总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而此 高度的陆地面积占全球的57.3%。特别在英国,全国4/5的人都住在海拔100 米以下。他统计了各大洲人口分布与高度的关系。如非洲,人口分布到海拔 375米就急剧递减;洲的人口分布到750米就急速减少。特殊的例子是 南美洲,人口分布随海拔增加而递减,然而到1250米高度后,反而增加,及 至到海拔1750米,增加得特别快。他也计算了全球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有 如下表: 洲别 平均高度 (米) 南美洲 644 非洲 590 洲 430 亚洲 319 欧洲 168 大洋洲 95 全球平均 320 高度对人类的垂直分布有所。因为在高山或高原区,气压降低,氧 气减少。人类不易适应这种生活。据目前了解,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和 拉丁美洲的安第斯山,人类居住的高度极限可以到4500米。在此高度之上, 人类不能长久居住。人类的垂直分布与高度的关系,也因所处的纬度不同有 所差异。一般来说,在中纬度区或高纬度区,高度越大,人口分布越少。如 中纬度的英国波克斯顿只有海拔300米,它已是全英国高度最大的城市了。 可是在低纬度地区,海拔高反而变类居住的有利条件了,因为气候可得 以调剂。举例来说,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首都是全国的农业中心,它的高度竟 在2400米以上。在拉丁美洲的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多聚居在高原、山区而 不是平原区。很多重要城市甚至首都,都位于高度甚大的高原区。如玻利维 亚首都拉巴斯位于3660米的高地,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位于2850米的高度,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为2650米,墨西哥城为2360米。中国西南的昆明与墨 西哥城,都位于低纬度区 (大约21°左右)内的高原上。在那里冬季因为纬 度低不会太冷,在夏季因为地势高不会太热。因而成为四季如春、最适人居 住的 “春城”了。 4.人口分布现状 以上所述是人类在地面上分布的普遍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其分布是极不 平均的。有人估计过,假使把全世界的人口都集中起来,其所占面积不会超 过500平方公里。可是目前全球人口的分布是东一丛西一块,零零乱乱极不 规则。2/3的人口聚居在地球 l/7的地面上,而且9/10居住在北半球。这种 分布状况,有如把油泼在台布上,着油处成点成块集合在一起,其外便是空 白一片。目前世界人口分布便是如此,除四大密集区外,其余便是人稀地带 及空白区了。 四大密集区:亚洲有两个■区。一个是亚洲的东部,包括中国、日本和 朝鲜。该区■人口约■一个是亚洲南部,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 共有人口约8.3亿。另外两个人口密集区,一个是西欧,一个是。西欧 区包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大约有4亿多人口。区主要指美国 的东北部和的东南部。在这一角落里聚居了1亿人口。 人稀地带:北纬62°以北的寒带,可说是无人地带。东起西伯利亚北部, 经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冰岛、北部以至阿拉斯加,在如此绵长的地带, 居民只不过数十万。在北温带辽阔的沙漠和草原上,人迹罕见。至于在南温 带,则因陆地狭窄,居民总数亦不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面甚广,但人 口分布极不均匀。一方面有东南亚的密集区,另一方面在热带沙漠和赤道雨 林带,却是广大的空白区。 5.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人口在地面上的分布,受到相当多因素的影响。综合起来看,主要是自 然、经济活动以及历史演化的影响为最大。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 (1)自然的影响 人类在地面存,必然受到自然的影响和,尤其是气候,其 影响更为显著。空气稀薄的高山,终年冰雪的极区,干热的热带沙漠和林木 浓郁、蚊蚁孳生的赤道雨林,都是自然条件过度恶劣,实在不适宜人类居住 的地区。即使能勉强,也不易繁衍。但是自然也并不是绝对的控制 因素。美国地理学家亨廷顿 (Huntington)等人声称 “气候是人类文化的原 动力,人口移动的主因,能源的以及区别国家特性的重要因素”,就过 分地强调了自然的影响。地理学上把这批人称为论者,他们把一切 地面人文景观的解释都归因于自然的影响。然而也必须承认自然因素在 人口分布上的重大影响。地面上有许多地区,不是太冷,就是太热,使人类 不适居住。太冷则不能生长谷物,人类无以为食。即使象爱斯基摩人靠水生 动物为食,也仅能维持极少数人的,人口亦得不到繁衍和发展。太热对 人类并不怎么,可是又受到雨量的。土地由于雨量太少就会变 成 “不毛之地”。全世界沙漠地区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5,但居住在沙漠 地区的人口只是全世界人口的1/25。有的地区太湿,太湿则使蚊蚁繁生而威 胁人类居住。如南美洲的白蚁、非洲的黑蚁,大量村庄迁往他处。从地 貌上讲,地面太高,则空气稀薄;地面太陡,则不易耕种。这些都影响人类 聚居。土壤的种类,对人类居住更有影响。象冲积土壤,在东南亚地区江河 的下游河谷及埃及尼罗河下游,都聚居了众多的农民。中亚草原、美国草原 及中国东北地区发育的黑土,印尼的火山喷发而成的土壤,有益于人类居住。 森林区的棕壤适于某些作物生长,亦可引集居民。可是反过来说,有些种类 的土壤,如过滤性土壤、灰壤,经过改良也可引集农民。在,粘土地 带和灰壤区,人口密度是明显不同的。同样,热带赤道区的红壤只能生长灌 木丛,因此也人口稀少。此外土壤的肥力与冲蚀情况对人口的分布同样有影 响,如有1/4的土地受到土壤,自然会影响该地人口的分布。 人口的分布也与生物界有关联。森林、草原、水草地,有助于人类的聚 集。反之,苔原、沙漠和灌木阻碍人类的聚集。大草原给印第安人和小麦耕 种者提供不同的地源,亚马逊河的赤道雨林与马来西亚居住着不同的居民, 有的靠食物采集为生,有的靠农业耕种或橡胶栽培采集为生。地中海沿岸沼 泽地,从前曾是疟疫盛行的荒地,经现已有人聚居。动物类象大草原的 舌蝇 (采采蝇)、沙漠区的蝗虫、的野兔、赤道沼泽地的蚊虫,都 阻碍了人口的聚居。 人类选择居住地是十分苛求的。既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不能太湿, 又不能太干;不能太高也不宜太陡;土壤不能太贫瘠,也不能太严重; 且居住地又不能太偏僻。可是恰好地球陆地上,到处都有这个 “太”字,而 没有 “太”字的地区实在很少。它们、影响了人类的居住,造成现在这 种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的状况。 (2)经济活动的影响 前已述及,自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人类的经济活动 也会影响人口分布。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它的气温、雨量、土壤、植物和 南洋群岛大致相同,可是前者如同荒漠,罕有人迹;而后者则人烟稠密,成 为人口密集区。同样位于中纬温带区的中国长江流域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 域,两者的气候、地貌、土壤、植物没有什么不同。可是长江流域人口密集, 每平方公里500人,而密西西比河流域人口较稀,每平方公里只有50人。又 如印度的恒河流域和新几内亚自然十分相似,可是前者每平方公里达 450人,而后者还不到25人。这些例子说明,在相近或相同的自然下, 由于经济活动的影响而导致人口分布的差异。 在亚洲,人口的聚集区大都在大河的下游。如中国的、天津位于永 定河、海河的下游冲积地上,上海、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广州、深圳位于珠 江下游。河内在红河下游,曼谷在湄公河下游,仰光在依洛瓦底河下游,加 尔各答在恒河下游,卡拉奇在印度河下游。在这类东南亚季风区地域内,夏 季气温高而湿润,又有肥沃的冲积土壤,最适于农作物生长,尤其是稻米。 而且亚洲人口有80%以农为主。因而上述这些地区自然成为人口密集区,以 至成为农业重镇、经济中心,甚至是国都的所在地了。 再来看看欧洲的情况。欧洲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支配,一 种是矿产所在地,特别是煤矿;另一种是交通线,尤其是铁。因为欧洲 都从事工商业,矿产所在地如大煤矿、大铁矿及交通要道,如铁沿线、 莱茵河两岸都成为人口的密集区或通都大邑了。 (3)历史演化的影响 历史演化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指的是由于历史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 后果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历史事件,另一个是人 类科学技术水平、自然的能力。对前者,这是很明显的。某地目前 人口的分布必然与该地过去人口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而它将来人口发展的趋 势多取决于目前人口分布状况。如伊拉克人口稀少,正是它过去受到外来侵 略的结果。同样都是白人,欧洲的人口密度就比洲高,洲又比南非 洲高,南非洲又比高,这就是因为各地区历史发展有长短不同的关系。 再如西部非洲是昔日黑奴交易的场所,数百万的黑奴被运走。至今仍是人口 稀少之区。北非阿尔及利亚东部山区,曾是平原居民在遭受外来游牧民族侵 扰时的避难所,至今山中的人口密度还比山下平原的为大。美国东北隅各州, 曾为欧洲移民的 “桥头镇”,现在便成为的人口密集区。 对人口分布具有更普遍、更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人类科学技术水平、 自然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利用空间的智慧和力量。智慧低、力 量弱,虽拥有广大而肥沃的土地,人口也不易繁盛密集。反之,地面虽窄, 土地虽瘠,若能改良土壤,选种施肥,勤于灌溉,即可养育更多的人口。这 仅就农业技术而言。至于地下资源的开发、工商业的发展以及交通运输事业 的开拓,更能在人口分布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如英国的粮产,只能供应其5300 万人口 4个月所需,西德鲁尔区7000平方公里范围内700万居民的口粮中 至少3/4是从外地输入的。但由于工商业及运输业的发展,上述地区早已成 为轴轳千里,都市连连的人口密集之区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面上人口的分布,是诸多因素造成的。要了解其 分布疏密的原因,不但要分析该地地貌的特点、气候特征、土壤肥瘠情况及 动植物类型等自然条件,也要分析其经济、社会状况,研讨其发展历史过程 等。人口分布是人文地理学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而有意 义的题目。 三 人口的动态 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疏疏密密,极不均匀。在面积相同的地域,其居民 人数可能有很大差异。为了比较这疏密程度,采用了人口密度这个术语,它 表示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目。可以通过人口密度来比较不同地区的人口差异 性 (见图4)。但是,人口密度只是静止的状态,它不能显示人口经常的变 动,也无法表现人口的增长,更不能告知人口的迁徙。因此,为了了解人口 的动态,就须探讨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即所谓人口的自然变动;也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的言论。用户名:验证码:匿名?发表评论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惠灵顿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