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惠灵顿资讯 > 正文

小心!你的手机隐私信息可能正在泄露!

类别:惠灵顿资讯 日期:2021-3-18 13:52:53 人气: 来源:

  赵姓名字大全可能都不是,而是手机。随着使用的人群和频率不断上升,手机陪着我们走南闯北,陪着我们每天的生活,甚至陪着我们每天睡觉,手机记录了我们所有的秘密。

  刚刚过去的315晚会中,央视了国美易卡等50款App,均涉嫌窃取用户隐私。这些App在用户未知的情况下读取设备电话号码、短信记录等信息,然后发送至指定服务器。

  “不同意隐私条款就不给用App,看一套房子就会接到无数个中介的电话,短信箱里每天都有人在暗探我,好像这些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了。”看到315新闻的小申抱怨如今的隐私泄露问题。

  数据隐私问题近些年来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因为隐私泄漏导致的垃圾短信轰炸让人不胜其烦。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中心数据,上半年通报下架的违法有害App 638款,其中涉及隐私违规的531款,占八成以上。

  当你在查询什么方面的内容或者和朋友聊天提到什么时,就很容易在其他APP上收到相关领域的推送。甚至曾经一度怀疑自己被了。

  事实上,泄漏隐私已经成为了当下App最严重的问题之一,315所的或许仅仅只是个人隐私泄漏的冰山一角。

  “我还是想不通一个拍照软件为什么要访问我的通讯录,现在每次下载一个新的App点开都是好几个授权弹窗,如果不同意授权协议就直接退出不让你使用,”小愤填膺道,“这不就是霸王条款嘛!”

  但很多App仍然在用户授权,而泄露的也并不仅仅是通讯录、相册等的数据,更让人的是通过“”完成的“精准营销”。

  “我前脚还在和朋友聊到好吃的兔头,转眼拿出手机就看到那个品牌的推广,第一次遇到真的后背发凉。”小汪聊起现在的APP“”现象十分头疼,“这让人觉得毫无隐私可言,我说了什么它(App)全都可以听到,我常常和朋友调侃它又在偷听我们说话了。”

  此前就有曾公开报道过,部分App会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偷听用户谈线%以上,这种做法可以绕过系统权限,用户不会得知,也无法。

  首先,获取你的私人信息,就要从获取手机的IMEI号说起。IMEI号是移动设备标识号,相当于“手机身份证”。身份证都被别人知道了,那锁定你还不容易吗?

  通常来说,服务器知道的信息越多,为你提供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也会更高,我们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体验到质量越来越高的服务。

  一是获取剪贴板内容,这其中可能包括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家庭的住址;二是读取相册信息,未经处理的照片都储存了你的地理信息;三是连接公共WiFi,应用程序可通过WiFi获取设备硬件信息,并以此收集个人或企业的活动;四是广告,通过网页内置广告追踪器并验证你的身份,从而记录所有活动。

  作为自然人的我们,好像在这些眼花缭乱的手段面前被降维打击成了一串数据。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办法隐私,除了规范开发者行为,个人的努力其实同样重要。

  你可以做的有很多:选择原装输入法并常清空剪切板;选择正规的渠道下载应用;定期备份手机数据;不再连接公共WiFi;上传照片关键信息打码等。

  因为个人信息的泄漏,除了App完成个性化推送需求,更的是已经演变为一条分工明确的利益链条,也就是“网络黑色产业链” 简称黑产。

  链条上的供货端设计山寨App,通过网络爬虫等方法获取并贩卖用户信息;加工端将采集后的数据处理加工,用于电信诈骗、恶意营销等行为;变现端则批量出售人脸数据和活化照片等谋取利润。

  日前,一起公开、明码标价兜售人脸数据的新闻冲上微博热搜榜,引来很多网友一阵调侃:“好难过,我这张帅气的脸原来只值 5 毛”。

  无止境的广告只是简单的,更为复杂和的是为利用“人脸数据”和其他信息进行虚假注册、刷脸支付等黑产服务。我们比较常接触到的就是诈骗团伙,获取个人信息后对亲人进行欺诈。

  “之前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孩子的老师,孩子进医院了需要立即支付医药费。幸好我当时留了个心眼,给孩子班主任打了个电话,发现孩子好好坐在教室里上课。”

  已经是15岁孩子家长的王先生聊到曾经遇到过的。“班主任也说这种针对学生家长的诈骗情况这两年遇到的不少,所以通知过我们有情况及时联系。”

  小蜀整理数据发现,事实上去年工信部公布的问题App名单中,在校教育类占比超过了一半。同时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下架的App来看,上半年在线教育、直播、社交等App涉嫌个人隐私占主要比重。

  为此,去年12月,国家网信办出台《App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用于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安全,强化用户知情权,给用户选择权与决定权。在此条公布的方法中,不给权限不让用是并不合的,许多App也受到下架处理的惩罚。

  不过目前对其还是以行政处罚为主。《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报告(2019)》显示,目前相关部门对App违法行为采取的惩罚措施主要有整改、通报、下架、罚款、查处、行政约谈等。

  业内人士指出,用户个人信息带来的精准广告投放、个人信息的地下交易等,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目前的罚款力度相对收益来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它将个人信息和隐私权融为一体,直指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他人生活,、窥探私密空间、私密信息等行为,条目之详尽,几乎囊括了相关行为可能涉及的法律定义。

  随着侵权责任的愈发明晰,接下来的关键,就是降低门槛、提升违法成本,严查彻查一些重案要案以儆效尤。

  对于违法犯罪的法外,执法部门当然应该加强打击力度。而作为个人,在使用APP过程中,相关权限时要谨慎勾选,包括手机通讯录、地理等。

  另外,涉及麦克风、摄像头等功能,在非必要情况下也勿轻易授权。时刻多一份才能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

  信息泄露不能总在“泄露—抱怨—继续泄露”的循环里打转。只有让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看到踩红线的后果,才可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大家的“数字化”才能更安全。

  

关键词:每日资讯弹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惠灵顿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