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民俗 > 正文

周国平:人文需要这三种教育来浇灌【青程-家庭教育】

类别:人文民俗 日期:2018-2-16 16:38:26 人气: 来源:

  人文是教育的灵魂,没有人文,教育就没有灵魂。而人文之花应该用三种教育来浇灌,即:

  生命教育包括体育,以健康的身体为目标。但,一个人如果只是身体健康,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命,享受生命,健康有何意义?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

  我想,一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现在学校里屡屡发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的事件,这里面当然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就是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尊命还包括享受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主义是正确的。我上大学时,大学生是不准恋爱的。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很了,不过太也有弊病,你可能沉湎在花前月下。我不反对及时行乐,关键是行怎样的乐。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生命教育如何开展,还需要好好研究,基本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自己的生命,由此推己及人,一切生命。

  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理解为知识的,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这样做只是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人的智力品质中,第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成长的一定阶段上都会。

  大人对待孩子这样的提问一般是三种态度:一种是置之不理,一种是顶回去,还有一种是自以为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回答。这些做法都很,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对待孩子提问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孩子继续想。

  我看过一个笑话,我觉得编得很有意思。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但原因不同。

  二是功利心。很多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太实用,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大弱点。

  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思考的能力。在我看来,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

  套用柏拉图对于知、情、意的分类,可以说灵魂是情和意。情感是审美性质的,意志是性质的,与此相应,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

  艺术是最、最没有功利性的活动,进功利的考虑,就不是艺术了。美育也决不限于学一点吹拉弹唱或者画画的技能,凡是能陶冶性情、丰富心灵的活动都是审美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使灵魂丰富呢?我提两点一般性的。一是要养成过内心生活的习惯。交往是一种能力,但独处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人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静下来,想一想人生的问题,想一想自己的生活状况,想一想所经历的人和事。不喜欢自己,和自己在一起就难受,这样的人肯定是没内涵的,他到别人那里对别人只是一种打扰。

  另一个是读书。不能光读专业书,还要读一些罗素所说的“无用的书”。当你读了古希腊以来的哲学人文经典,你会发现这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没有读,你还不知道自己了多大的损失。

  最后谈德育。我觉得对德育也一直有一种狭隘的理解,把它仅看成一些规范的,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之类。

  从人性看,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人的社会性层次,是社会秩序的手段。另一个是人的性层次,是灵魂的追求。这两个层次都不可缺少,但性的层次是更为根本的。我们进行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在行为中体现出这种高贵。

  什么是灵魂的高贵呢?就是有的,有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人身上神性的事。一个人为了满足而百无禁忌,不择手段,只能说明他身上的神性已经,只剩下了,就已经不是人了。

  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惠灵顿旅游网- All Rights Reserved